无障碍
网站首页 市情简介 投资导向 机构概况 项目推介 区域招商 互动中心 政务服务
市情简介
快速导航
发布时间:2024-12-30

行政规划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总人口218.86万。

市名片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


市树:雪松

市花:紫薇


晋城历史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娲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今沁水县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 “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市一带。

发展布局

要按照“一体两翼、六大组团、多片区”的空间布局,全力实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山水交要的现代化城市,构建“一核四极、五指成拳”新型城镇化格局。

按照“东进、西连、南延、北转、中优”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区划调整,促进老城和丹河新城“一体两翼”联动发展。

晋城交通便捷,郑太高铁开通运行,50分钟到郑州、1小时20分钟到太原、4个小时到北京;青岛至兰州的高铁已纳入“十四五”规划,建成后晋城将形成高铁十字架构;机场已获批,机场大道、配套工程正在全面推进。
发展优势


这里文化底蕴厚重。晋城是神农尝百草、舜耕历山、商汤祈雨、愚公移山等美丽传说发生地。程派理学的程颢、康熙字典总修官、康熙帝师陈廷敬、人民作家赵树理等文人巨匠汇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全国第4;宋金以前木结构建筑58处,占全国的1/3;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0个,全国第1;中国传统古村落186个,全省第1、全国第5;沁河流域分布着117座大型明清古堡和15万间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享有“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的美誉。

这里生态气候宜人。晋城地处北纬35度黄金宜居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1℃,夏均气温22℃;森林覆盖率40.3%,全省第一,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连续举办四届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获评“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是太行山上最绿最美的城市。

这里区位独特交通便捷。郑太高铁纵贯南北,从晋城最快50分钟到郑州、80分钟到太原。晋城是山西省唯一列入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城市,一小时经济圈内,覆盖着6座城市和3000万人口(2000万城市人口)、超3万亿GDP,市场潜力巨大。

这里资源馈赠丰富。无烟煤探明储量占全省的1/2、全国的1/4;煤层气探明储量占全省的1/2以上、全国的2/5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盛产100多种小杂粮、750多种中药材。古有“阳阿古剑”、今有泽州铁壶。故宫的琉璃瓦90%来自阳城,高平珐华艳丽、精美,是山西三宝之一。

这里开发区潜力巨大。全市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4个省级开发区。提供有“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服务和“熟地等项目,厂房等企业”要素保障,要素成本优势全国领先,综合发展水平山西省第一方阵。

这里技能人才储备充足。有高等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3所,年培养光机电、智能制造、新材料、大数据、文旅康养等实用型人才近万人,技能人才占比全省第一;富士康落地晋城20多年来,累计培养了4万多名专业技师和10万多名产业工人,为晋城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站首页 | 市情简介 | 投资导向 | 机构概况 | 项目推介 | 互动中心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晋城市投资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晋城市城区泽州路1019号
备案序号: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705号 网站标识码:1405000016